项羽多人对战搭配阵容
- 游戏攻略
- 2024-09-24
- 124热度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项羽多人对战搭配阵容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忘川风华录PVP怎么打?忘川风华录PVP用什么打?忘川风华录PVP什么阵容厉害?玩家们都知道吗?想知道的话就快来看看吧!
忘川风华录PVP多阵容推荐
Top1萝卜队
典型队伍组成:王昭君+嬴政+韩非+刘彻+卫青
配置:五个满星天,可直接退出;非满星尚有一力可战。
多指王赢韩刘青四核队伍,因为忘川升星加基础属性,所以无论什么队在这个阵容面前都是纸糊的,见到可以直接退,没必要浪费时间自取其辱。
如果不是全满星,都是低星的情况会被追击队略微克制。首先点掉刘彻再进行下一步针对。
对阵其他五天阵容可以考虑先把杨玉环和c打残,然后靠aoe一波收掉防止杨玉环开技能。
Top2多控睡杀队
典型队伍组成:阮籍+嵇康+王昭君+张良+高爆发单体/高星袁天罡
配置:多控制,高爆发单体/高星袁天罡
以阮籍嵇康为核心,这类队伍一般会搭配干将、王昭君、张良。该队伍对火要求很高,需要一个高星袁天罡或者上一个任意高爆发单体。
会被以莫邪、李淳风带队的快攻队,项羽李世民的猛攻队,杨蓉姬的后手队和霍去病卫青加韩非的暴击队所克制,克制该阵容的名士有杜甫、卫子夫。
值得注意的是该队主要输出是阮籍,记得主要针对。(有人喜欢在阵容里摆个嬴政之类的角色挨揍,大家记得别被骗了)
Top3追击队
典型队伍组成:红拂女+魏征+曹丕+曹植+韩非(普攻aoe)
配置:追击队核心成员红拂女、魏征
一个多核阵容,成型之后无论是整活还是强度都有的阵容,较难被针对
会被项羽李世民猛攻队、五个天的萝卜队克制。可以先集火队伍里的曹植,给魏征附加破釜沉舟的buff。整个队伍就不攻自破了。
该队伍适合零氪玩家使用。
Top4猛攻队
典型队伍组成:项羽+李世民+卫子夫+卫青+霍去病
配置:核心名士项羽、李世民
项羽李世民为核心的猛攻队,一般还会带上卫子夫杨玉环,高配的一般还有卫青加霍去病。
输出比较恐怖,对拼没有什么克制此队的队伍,只有杨蓉姬和刘柳溅射队能克制一下。
与这个队伍对拼就是比谁灵器好,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打项羽,李世民才是核心输出。对战中应该先打李世民而不是其他副核。
Top5暴击队
典型队伍组成:曹丕+卫青+霍去病+韩非+李世民
以曹丕行殇卫青霍去病天命搭配韩非李世民的暴力队伍,暴击率极高,适合对打无控队
虽然输出很猛但是会被睡杀队直接晕到死,也会被五天队当纸糊的打。
Top6刘柳溅射队
典型队伍组成:柳如是+刘彻+卫青+武则天+任意
配置:核心名士柳如是、刘彻
以柳如是刘彻为核心的队伍,对玩家计算能力有要求,通常还会带卫青和武则天给刘彻创造合适的输出环境。
该队伍会被猛攻队和双复活体系以及睡杀队针对。针对时应该控制住刘彻,一旦刘彻失去进行收尾的能力该队伍会在接下来的回合很尴尬。
Top7快攻队
配置:较高灵器质量。
一般是以李淳风、莫邪、卫子夫这种的二火角色搭配袁天罡进行快速输出的体系。
主要散搭进追击队或者暴击队里的,不单独拿出配队,缺点过于明显。
可以针对到绝大多数中速队伍。但是要求较高的灵器质量,该体系只被杨蓉姬和项羽针对。
王者中亚瑟厉害还是项羽厉害?
这个得看对英雄的理解。要论肉度的话,项羽更厚一些。但是要对切后排的能力的话,亚瑟对后排的杀伤力更大。而且亚瑟打线上的话,其实是非常强势的一个英雄。现在。换了新版本以后,战士打战士。基本上有二技能的时候,你就可以去跟别人肉搏,也不用担心换血的问题。你自带一个极限削弱版的霸者重装。项羽这个英雄在线上单杀能力。比不上亚瑟。基本上杀人全靠塔。想要自己劈死别人的话。也不是说不行。但是我没见过被项羽劈死的人。反正我没被项羽劈过。从玩这个游戏打线上以来就没被他用普通攻击弄死过。论坦度,请仔细读一下项羽的被动。而且在打团的情况下,项羽的强开能力更强。亚瑟的技能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基本上只能切后排。正面抗伤害的话,还是项羽更好点,不过也得看阵容。
王者荣耀项羽怎么连招
王者荣耀中项羽可以说是团战中不可忽略的团控坦克英雄,因为控制技能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在对战中发挥巨大的辅助效果,所以用项羽来开团再好不过了。关键是怎么开?
项羽先手开团需要优先开启一技能将敌人击退,等他冲进敌人阵营后,此时再释放二技能减速对方,接着甩出大招打出伤害并眩晕敌人,操作要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估计这个时候队友也跟上来了,从而配合队友将其击杀。但往往剧情不止这一个版本,如果是被开团或是被抓,项羽就要在人群中先释放二技能减速敌方英雄,然后反向释放一技能将敌人击退,保护自家脆皮免受伤害,最后开启大招晕眩,有优势就黏住打,血量过残就立即撤退,只要一技能运用得当,进可追人,退可逃跑,堪称神技。
出装方面:
红莲斗篷+抵抗之靴+不死鸟之眼+不祥征兆+反伤刺甲+血魔之怒
别看这套装备没啥输出,真要打起来,对面几个回合就残血,屡试不爽。
技能加点推荐:
项羽主加一技能,副加二技能,有大招点大招。召唤师技能可带晕眩或者终结。
技能介绍:
陷阵之志
被动:当生命低于30%,项羽可在6秒内获得30%伤害加成与40%免伤加成,此效果有120秒CD。
这个就是项羽的无敌之处,血越少越难对付,不仅减伤而且还有输出加成,当项羽触发被动后,能够对敌军造成更多的伤害。因此和项羽纠缠那就是不明智的做法。
无畏冲锋
项羽向前冲锋,每段打击对敌人造成100(+43%物理加成)点物理伤害和击退效果,最后一段将造成击飞效果,命中敌方会减少该技能30%冷却时间。
Lv1 Lv2 Lv3 Lv4 Lv5 Lv6 基础伤害100 115 130 145 160 175 冷却时间1211.611.210.810.410
这是个技巧性技能,用好了可以翻盘,用不好则把对方送超神,可得悠着点!团战中我方英雄AOE伤害较多时,可以将敌人全部推向我方队友。要是我方单体爆发能力较强的时候,项羽就需要用一技能来将敌人的前后排分开,让队友优先击杀敌方一人,为团战带来优势。
破斧沉舟
项羽发出怒吼,对范围内的敌人造成减速与150(+80%物理加成)点法术伤害,并减少的伤害输出25%,持续2秒。
被动:可固定格挡减少每次伤害4点。
基础伤害150 180 210 240 270 300 减少输出
25%28%31%34%37%40%固定格挡4812162024冷却时间1211.611.210.810.410
这个技能在团战中能命中更多的敌人,能够让敌方输出受到很大的限制,提升队友的生存能力。
霸王斩
项羽在持续的蓄力后对面前的目标造成860(+158%物理加成)点物理伤害,被枪刃命中的敌人会受到额外的效果。
Lv1Lv2Lv3基础伤害860 1075 1290 冷却时间40
这个技能可以在释放一技能的时候就放,不给对方反应时间,伤害可以瞬间打出。看完是不是觉得学了不少,赶紧实战起来。
王翦的灭楚大军对战项羽的40万楚军,谁的战斗力会更强?
项羽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超过了他的叔叔项燕,但是王翦作为一个沙场老将,灭了五个国家,军事统帅能力和沙场经验肯定完爆项羽,所率领的军队也是当世第一,所以我还是认为王翦的灭楚大军战斗力更强。
首先王翦作为沙场老将,经历的战役数不胜数,灭了几个国家证明了他的军事谋略和统帅军队能力的强大。历史上没有说王翦的单兵作战能力,那么王翦的个人武功可能平平,但是他的统帅能力一定公认强大。项羽在历史上的评价最多的就是他的武力超群、个人作战能力极其勇猛,但是在军事谋略方面应该是稍差一筹,否则也不会被韩信所灭。战场不是一个人的战场,个人武力在整个战场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从军事指挥方面来看我认为王翦比项羽厉害。
其次从士兵的战斗力来说,当时的秦卒南征北战、身经百战,在众多的战役中树立了极大的自信心,军队的士气旺盛,无所畏惧,这也极大的增强了秦卒的战斗能力。此外秦卒的训练方法十分完善,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规则,人人悍不畏死,单兵作战能力突出。而项羽所率领的楚军在战斗经验上明显比不上王翦的秦卒,项羽的军队士兵的作战能力虽然强大,但这是因为士兵对项羽的个人崇拜导致的军队战斗力不稳定提高,所以两者对战秦卒显然具有优势。
所以综上从军队的战斗力和统帅的统兵能力上来说,王翦的灭楚大军显然更胜一筹。
如何评价项羽、刘邦、韩信的才能?刘邦打败项羽,与韩信有多大关系?
一、项羽的才能
项羽是秦末汉初的天才军事家,他的特点是有勇有谋、敢打硬仗、善于以少胜多,项羽一生大小七十多仗,除了垓下之战,无一场输过,就算是垓下之战,项羽也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了政治上。
项羽个人武力超强,是中国历史上个人武力最强的武将,在史记中至少有2次记载,项羽一个人斩杀近百个敌人的事例,一次是项羽随项梁在会稽郡守府杀郡守,随后斩杀近百人,以一人之威,降服整个郡守府,一次是在项羽垓下之败后在逃亡的路上,项羽再一次斩杀追击他的汉军郎中骑兵近百人,一度让追兵不敢靠近。
项羽的这种武力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一个顶级武将来说,项羽的武力就代表了同时期甚至几千年中国历史的天花板,但是,太多人认为项羽是有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这是不正确的,我以两个例子来说明。
项羽一生最著名的两场战役,一个是巨鹿之战,另一个就是彭城之战,这两战都是谋略+勇猛取胜的,先说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的兵力是5万人,当时秦军在巨鹿战争共有40万,这是1比8的悬殊比例。
项羽是怎么打的呢?
1、破釜沉舟激发士气。
都知道韩信的背水列阵是激发手下士卒的士气,但项羽的破釜沉舟比韩信的背水列阵用得更早,也许当年韩信就看着项羽用这招,才学以致用,项羽的破釜沉舟就是彻底断绝自己的后路,激励所有士兵的斗志,这就是谋略。
2、独具慧眼攻击甬道。
光激励士气并不代表就能打胜仗,还要有正确的谋略,当时秦军共有40万人,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王离的20万长城军,包围了巨鹿城,另一部分是章邯的囚徒军,驻扎在巨鹿西南的棘原,两路秦军互为犄角。
就算项羽再勇猛善战,一个人能杀一百人,他也只有一个人,除非项羽手下的所有士兵能以一敌十,才能打赢这场战争,项羽经过研究观察之后,选择攻击了王离军与章邯军最薄弱的环节-甬道,章邯军是靠甬道来给王离军供应粮食的,项羽决定攻击甬道,切断王离军的粮食供应通道,重点打击王离军。
3、切断秦军粮草,猛攻秦军王离部,舍一打一。
事实上证明了项羽的选择是正确的,项羽切断了秦军甬道,然后章邯军的主力不断冲击项羽,竟然无法收复被切断的甬道,整个巨鹿之战中,就是这一仗项羽靠的是勇猛善战,打退了秦军一次次冲击,章邯居然看着项羽切断了甬道,然后毫无办法。
接下来王离军开始缺粮了,项羽分一部分继续把守甬道,另一部分兵力开始攻击王离军,王离军由于缺粮导致人心慌乱,很快被打得大败,然后围观的诸侯联军看到王离要败了,于是加入了战斗,彻底打挎了王离,王离的20万长城军就这样全军覆没。
王离一败,章邯也失去了屏障,率领20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取得了巨鹿之战的全胜。
再讲一下彭城之战,彭城之战项羽采取的谋略是:以3万骑兵闪电突袭刘邦的中军指挥所,以意料不到的时间、空间、地点,发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战争,彻底打垮了刘邦的指挥系统,然后屠杀了刘邦的56万联军。
刘邦占领彭城后,把主力放在彭城的东北及北边防备项羽,项羽当时在齐地平叛,然后率领3万骑兵先从齐地南下,然后在彭城以北开始一路向西,注意项羽的方向,项羽一直向西绕到彭城的西边,再继续南下,率领3万骑兵到达了彭城的西边。
注意了,刘邦是从西边来的,现在项羽出现在彭城的西边,是不是难以想象?当时刘邦把主力集中彭城以北,结果成为了马其诺防线,没有任何意义,项羽出现在项羽西边,刘邦就算知道了,也来不及做出反应,56万人啊,光是调动手续就非常繁琐。
然后项羽等到天亮开始从西边攻击彭城,这里根本没有重兵,项羽轻易突破刘邦的防线,直冲刘邦的指挥所,冲垮了刘邦的指挥中枢,然后3万骑兵开始屠杀56万联军,刘邦大败,一路向西逃命,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了,项羽就这样打赢了彭城之战。
这一战双方兵力对比是1比18.7,项羽还是赢了,这就是谋略+勇猛,谁要是小看项羽的谋略,在战场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无论是在反秦战争,还是在楚汉战争的战场中,项羽所向披靡,无往不利,这就是项羽的军事才能,是同时代的军事天花板,包括韩信,也远远不如项羽。
二、韩信的才能
韩信也是秦末汉初的天才军事家,仅次于项羽,他的特点是:用兵如神、谋略过人、善于以少胜多,但是韩信的以少胜多跟项羽是不一样的,韩信的所有战役都是谋略独特运用的结果,奇谋妙计辈出。
韩信真正开始参与楚汉战争是从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后的京索之战开始的,韩信破魏,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把疑兵大张旗鼓地放在明处,然后另派一支军队从暗处渡过黄河,直捣魏王豹的都城安邑,一战俘虏魏王豹。
韩信破赵,用的是背水一战,同样是以疑兵为主力,在河边列阵,另派出2000轻骑兵在赵军营寨边上埋伏,等赵军主力攻打韩信在河边列阵的主力,2000轻骑兵出动夺了赵军营寨,并插上汉军旗帜,等于赵军打累了回营,结果发现营寨中不是自己的旗帜,于是赵军惊恐,然后韩信率领河边的军队攻击赵军,营寨中的2000轻骑也出动攻击赵军,前后夹击之下,赵军全军覆没。
韩信破齐,用的偷袭之计,郦食其作为刘邦的使者,已经说服齐国投靠刘邦了,但是韩信在蒯通的劝说下,不顾郦食其的个人生命,发兵突袭齐国,齐军毫无防备,被韩信打得大败,就这样韩信打败齐国。
韩信败龙且,用的是半渡而击的谋略,韩信先在上游用沙袋堵住潍水,然后在下游与龙且交战,假装败退,渡过潍水逃走,龙且追击,然后韩信派人在上游拿掉堵水的沙袋,河水暴涨,淹没了龙且军,龙且被灌婴手下骑兵所杀,龙且的楚军大败,齐国也被平定。
韩信的确用兵如神,谋略过人,谋略一旦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就无法显示出威力,韩信想用谋略来对付项羽,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就像司马懿用谋略来对付诸葛亮不会成功一样,但是对比项羽,韩信显然不是对手,主要有4个原因:
1、楚汉之战是刘邦在正面对抗项羽,韩信在北方扫清外围。
如果韩信的能力足够打败项羽的话,让韩信率领汉军主力与项羽对战不就行了,那楚汉战争不就提前结束了,但刘邦一方的战略安排却不是这样,让韩信在北方平定诸侯,由刘邦来对抗项羽。
说白了,韩信自己也没有能力和把握打败项羽,才能采取这种消耗项羽实力的打法,形成战略包围,才能打败项羽,这就是项羽不足以打败项羽的第一个理由。
2、彭城之战韩信的表现。
史书上没有韩信在彭城之战的任何记载,但可以推断出韩信与张良都在彭城,只不过当时的韩信虽然被刘邦拜了将,但是并没有被赋予独立的兵权,只是作为一个高级别的军事参谋跟随刘邦一起作战。
包括还定三秦也没有韩信率军作战的任何记载,而京索之战韩信就开始收集溃兵与楚军作战了,只有韩信在刘邦的溃兵中,才能如此迅速收拢溃兵与楚军作战,京索之战,韩信、灌婴以及萧何从关中发来的士兵一起挡住了楚军的进攻,阻止了楚军突破荥阳一线。
而在此之前的彭城之战,作为军事参谋的韩信同样没有预料到项羽的谋略,包括张良也是如此,都没有看明白项羽的战略,从这一点来说,项羽强于韩信。
3、垓下之战韩信的表现。
垓下之战韩信作为刘邦的前锋,率领30万人迎战项羽,结果首战韩信失利,后退,左右两侧的孔将军与费将军一起出兵才挡住了楚军,楚军连续作战,极度疲惫,于是失利,韩信再调对攻打楚军,楚军败退回营。
换句话说,垓下首战韩信面对项羽失败了,这是韩信在历史上与项羽唯一的一次对战,还是在占尽了优势的前提下,当时刘邦总兵有六七十万人,项羽才十万人,韩信靠着绝对优势勉强打败了项羽,这还是在项羽孤军奋战,没有援兵,没有粮食,没有补给的情况造成的,所以垓下之战,韩信胜之不武,他的能力比不上项羽。
4、项羽打的都是硬仗,对手强,相对来说,韩信对手较弱。
巨鹿之战,项羽是5万打败了40万秦军,而且秦军两个名将都被打败,一个王离,一个章邯,都是当世名将,尤其是章邯,在黄河以南横扫一切反秦义军,结果还是败在项羽手上。
彭城之战,项羽是3万打败了56万联军,项羽的对手是刘邦,刘邦的军事才能在秦末汉初是仅次项羽和韩信,排名第三的,而且刘邦军中还有张良、韩信等人,还是输了,这就是项羽的能力强。
韩信的对手呢?有魏王豹、代相夏说、赵国陈馀、齐王田广、楚将龙且,除了龙且有勇无谋之外,其他对手,没一个能打的,对手太弱,而且韩信以少胜多的战役都不如项羽打得漂亮,所以韩信的军事能力不如项羽。
三、刘邦的才能
刘邦是秦末汉初的天才政治家,他的特点是:胸襟宽广、志向远大、眼光超高、仁厚随和、善于识人、用人、管人、服人。
项羽第一次见秦始皇,说的是:我可以取而代之。刘邦第一次见秦始皇,说的是:大丈夫应该如此。这是项羽与刘邦的志向远大,只不过途径不同,一个想取而代之,一个想模仿成功。
彭城之战失败后,刘邦大手一挥地说道:谁能打败项羽,我把整个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分封给他。垓下之战前,韩信以封代理齐王为理由要挟刘邦,刘邦大手一挥,把代理二字给去掉了,直接给韩信封了个真齐王,明知道韩信是要挟,刘邦虽然心中不爽,但丝毫不影响他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是胸襟宽广、眼光超高。
白登之围前,娄敬劝刘邦不要轻敌冒进,刘邦不听,把娄敬关起来了,还说回来就收拾你,结果刘邦中了匈奴人诱敌之计,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回来后,刘邦亲自给娄敬道歉,还给娄敬封侯加爵,这是刘邦的大度。
刘邦称帝后,有一次与戚夫人在一起,周昌求见,看到时机不对就退出了,结果刘邦追出来,骑到周昌的脖子上,对,你没看错,是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周昌道:你看我是怎么样的皇帝啊?周昌说:陛下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丝毫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更加敬畏周昌,这是刘邦的仁厚随和。
然而刘邦最大的特点就是:识人、用人、管人和服人。郦食其以长者身份求见刘邦,刘邦当时在洗脚,有些不恭敬,结果被郦食其一阵怼,刘邦发现郦食其是个人才,于是老老实实向郦食其道歉,并请教如何夺取天下,这是刘邦对人才的敬重。
韩信、陈平原本都是项羽手下的人,结果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于是都投靠了刘邦,刘邦重用了他们,韩信直接被封了大将军,陈平则按原来在项羽那里的官职,不要以为这只是表面的封赏,实际上刘邦对人才是一个评判的,有一个识人的过程,只有各种人才才能得到重用。
韩信、张良、萧何三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将相之才,但三个人都愿意死心踏地地跟着刘邦,为刘邦效命,这就是刘邦的个人魅力,刘邦是天生的用人高手与天才政治家,明朝的著名学者李贽评价刘邦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汉祖之神圣,尧以后一人也!四、刘邦是怎么打败项羽的?
刘邦打败项羽,主要有四个步骤:
1、用战略欺骗消除项羽的怀疑之心。
秦朝灭亡后,项羽是第一大势力,刘邦是第二大势力,刘邦无法跟项羽硬拼,因为实力不够,所以刘邦以战略来欺骗项羽,主动示弱,在鸿门宴上争取了项羽的原谅,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后,又在张良的建议下,烧毁了连接汉中与关中的栈道,以示永不进入关中,以此消除了项羽的部分戒备之心,为自己争取了战略空间与时间。
2、刘邦趁项羽陷入齐地,发动楚汉战争。
刘邦在汉中期间,得到了韩信,在萧何的大力举荐之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分析了敌我形势,把项羽和三秦王的弱点分析给刘邦,让刘邦更有信心与项羽对抗,但很多人因此神话韩信,说没有韩信,刘邦就不可能出得了汉中,这是不对的。
首先,刘邦是一定要出汉中的,不论有没有战略,有没有韩信都会出汉中,刘邦的志向是统一天下,而不是当个汉中王,有韩信能提供谋略最好,没有韩信,也有张良,仍然会为刘邦提供谋略,张良在反秦之战中,协助刘邦一路打进关中,在楚汉之战中,张良又协助刘邦打败项羽,张良是刘邦的总战略规划师,垓下之战就是张良一手策划的,后面会讲到。
其次,刘邦在汉中的实力超过了项羽所分封的三秦王,刘邦是仅次于项羽的天下第二大势力,手下的兵力至少有十万人左右,再加上在汉中招了不少兵,还定三秦之战时,刘邦至少有20万大军,而对手三秦王的20万秦军早被项羽坑杀,都是后来招募的军队,实力不说,数量也不如刘邦,况且三秦王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
最后,在还定三秦之战和彭城之战中,《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没有韩信的任何参与记载,可见刘邦虽然拜韩信为大将军,但并没有让韩信领兵,而是继续考察韩信,让韩信充当参谋,还定三秦之战中,打败章邯的有郦商、曹参、樊哙、周勃等人,没有韩信。
史书上没有明修栈道与暗度陈仓,这是元朝的戏曲家虚构出来的,刘邦退入汉中的栈道是张良建议烧毁的,暗度陈仓这个计谋是赵衍提供给刘邦的,当时刘邦被章邯堵在陈仓,无法攻克,赵衍提供了一条绕到陈仓之后的小路,才前后夹击打败章邯,要不然刘邦根本拿不下陈仓,赵衍的功劳最大。
《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3、刘邦在正面战场硬扛项羽,韩信在北方战场清除外围。
彭城之战后,张良给刘邦出了个下邑之谋,建议刘邦用好三个人,一是彭越,二是英布,三是韩信,所以刘邦派人联络彭越,暗中结盟,派人拉拢英布,脱离项羽,给韩信单独的兵权率军作战。刘邦听从了,一改败势,所以韩信才有在京索之战率军作战的记载,韩信从拜为大将军后一直当参谋到开始独自率军作战,这是刘邦在彭城之战失败后改变的战略。
如果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胜利了,他根本不会让韩信独自率军作战的,这就是刘邦的狡猾的一面,兵权在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刘邦不会听萧何说韩信如何厉害,就把兵权交给韩信的,即使在后来韩信有独立的兵权,刘邦也是派出很多亲信跟随韩信。
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曹参、灌婴、柴武、傅宽、孔将军、费将军、蔡寅、丁礼、丁复、吕马童。这些人都是很早就跟随刘邦,参与了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还是西汉功臣表143个列侯中的功臣,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
楚汉战争正式开始后,刘邦所采用的战略是自己在正面战场与项羽对抗,韩信率军从北方开辟第二战线,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为何不让韩信与刘邦一起在正面对抗项羽,没别的,就是因为韩信也没法打败项羽,所以只能采用这样消耗的战略,这在上文讲过。
楚汉战争的关键就在于刘邦在正面不断地消耗项羽,因为刘邦有统一的大后方,有萧何这样独当一面的人才在管理,项羽呢?不仅没有萧何这样的人才管理后方,而且粮道时时受到彭越的骚扰,尽管在战术上刘邦不断被项羽打败,但在战略上,项羽从来没有攻入函谷关,实际在战略上,刘邦成功地挡住了项羽。
总有人嘲笑刘邦一生在打败仗,但没有几个人能看清楚天下的局势,刘邦采用的就是消耗战,以实力来消耗项羽,打仗打的就是实力,打的就是人口、粮食、物资,所以打到最后,项羽没实力消耗了,所以只能跟刘邦签署暂时和平的鸿沟协议,这可不是项羽的风格,但现实就是如此。
韩信开辟的北方战绩对于刘邦战胜项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因为北方的魏国、代国、赵国、齐国就是墙头草,对于楚汉之战,他们只会看着,谁赢就投靠谁,不用韩信收拾,这些人也影响不了大局。
而且韩信破坏了刘邦的战略,在郦食其说服齐国之际,偷袭齐国,害死了郦食其,要不然垓下之战还有齐国参与围攻项羽,齐国与项羽本来就是死敌,结果被韩信促成了联盟,刘邦被迫派出大量兵力支援韩信在齐国的战争,也就是韩信打败了龙且,才回到之前的局面,要是没打败龙且,韩信就破坏了刘邦的大战略。
4、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的总策划人是张良,鸿沟协议后,张良劝刘邦撕毁协议,追击项羽,然后征调天下军队围攻项羽,只有两个人不来,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彭城,彭越是独立的势力,只要刘邦封王封地就会来的,这个不奇怪,但韩信作为刘邦的手下居然不来,刘邦生气了,为了大局,只能被迫同意。
韩信这是以个人利益来要挟天下局势,但最终韩信还是来了,在垓下之战中,韩信是前锋,率领30万军队在正面对抗项羽,孔将军在左,费将军在右,刘邦在韩信身后,是中军,刘邦的身后是周勃和柴将军,作为预备队。
《史记 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韩信首先出战,被项羽打败,向后退却,然后孔将军与费将军出击,楚兵作战不利,十万疲惫之师打成这样,算很厉害了,然后韩信再出战,大败楚军,当天晚上,项羽听到营外四面楚歌,然后率领800人突围逃走,最后在乌江边自杀。
历史上没有十面埋伏,这是虚构的,四面楚歌倒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是韩信的谋略,是谁的谋略,史书并没有记载。
从整个过程来看,刘邦打败项羽,靠的是政治能力与综合能力,刘邦并非单纯跟项羽打仗,而是在进行战略包围,韩信在为刘邦夺取天下中所取得的战绩甚至不如张良和萧何,萧何在后方提供了无数的兵员、粮草、器械,刘邦打了败仗,但从来没有被打倒,这是刘邦一次次能满血复活的原因,也是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的原因。
张良在整个战争中一直为刘邦谋划,堪称战略大师,刘邦夺取天下的大战略全是张良策划的,这是运筹帷幄的能力,战略正确了,战术错了,最后胜利的还是刘邦,所以张良是刘邦夺取天下的第二大功臣。
韩信自然就是刘邦夺取天下的第三功臣,总有人说没有韩信,刘邦就无法夺取天下,这是无稽之谈,刘邦政权中最重要的是刘邦,只要刘邦活着,后方有实力,身边有谋士,前线有将领,刘邦政权就能成功,没有韩信,还有无数将领存在,功臣表上可有143个列侯,绝大多数人都是靠战功获取的。
王者荣耀单挑3v3地图选什么英雄。
王者荣耀阵容推荐:程咬金+典韦+项羽
这三个英雄都是崇尚速度暴力的,无论是移动速度还是攻击速度,都十分不错,而且三个英雄都很肉,不惧怕近战英雄的攻击,但是他们很害怕法师和射手。玩家需要考虑各自的走位,相互配合才能获胜。
热烈之斧-程咬金
王者荣耀程咬金
程咬金技能展示
程咬金对战技巧
▍对战前期:
该阵容的三个英雄在移动速度上占据绝大优势,因此在开局后,三人抱团打野,收了一波野怪后迅速回到线上,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对方有落单的英雄,三个人就靠移速和控制拿下一血。
如果对方也是抱团的,就要考虑地图来选择打不打团,若离敌塔较远的线上,可以先让程咬金突进地方后排,然后项羽和典韦紧随其后,放弃地方前排,集中火力击毙敌方后排输出,这样就能轻松拿下团战胜利。
霸主-项羽
王者荣耀项羽
项羽技能展示视频
项羽对战技巧
▍对战中期:
三个英雄本身的生存能力都很不错,因此开团时不要害怕,直接上去干,但是一定要切记不要相互靠太近,不然会很容易被敌方控制。呈扇形走位靠近敌方,由于战况比较激烈,玩家很容易忽视自己的走位,所以要多加练习。
注意事项:该阵容最忌讳单独行动,一定要抱团走起,三个都是近战,一旦被控制就很难逃脱,所以一定要抱团开战。
好了,今天关于“项羽多人对战搭配阵容”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项羽多人对战搭配阵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