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大臣阵容搭配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史上最强大臣阵容搭配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史上最强大臣阵容搭配插图

所谓权臣,就是指那种功高盖主、把持朝政以至于把皇帝当成傀儡的大臣。几乎每朝每代都会有这种有权有势的大臣,有些历史评价较高,有些则是祸害朝廷,遗臭万年。

那么为什么说宇文护是史上最牛权臣呢,只因为它开启了最强开挂模式,三年内连杀三位皇帝。大家可以想象这到底是位怎样的权臣,给他个史上最牛权臣称号其实是实至名归。

在中国古代,欺君之罪可以处以诛九族,还有句话,舍得一身剐,皇帝拉下马,也就是说把皇帝从马上拉下来就是个千刀万剐的罪行,更何况是杀皇帝呢?这要是被抓住,估计别说什么九族了,那一个姓的估计都得杀光。那么接下来请看宇文护是如何开启最强开挂模式,杀得皇帝不要不要的。

宇文护生于513年,死于572年,是少数民族鲜卑族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是宇文泰的侄子。他为什么能杀皇帝,只能说朝中无人能和他抗衡啦。再看看这个北周是个什么样的朝代,就不难理解啦。

北周是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宇文泰死后废了西魏恭帝自立的,可是宇文觉也只是个傀儡,他年纪尚幼,大全都掌握在宇文护手里。后来可能宇文泰看宇文觉看烦了,就杀了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然后没过几年,宇文护又觉得烦了,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这么说起来宇文护才杀了两位皇帝呀,其实那位被废的西魏恭帝之死也是出于他之手,真可谓个皇帝克星呀。宇文泰在天之灵估计气炸了,自己亲手托的孤,自己最信任的人竟然干掉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呜呼哀哉呀。

可是这位史上最牛权臣最终还是遇到克星了,被他一手扶持的“傀儡”周武帝宇文邕不满宇文护的嚣张跋扈,也可能是为了替自己的前两位短命的兄弟报仇,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最牛权臣最终也得到了报应,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历史上领导能力最强的男人是谁

娱乐一下

 嫪毐lào ǎi(出生年不详——死于西元前238年),战国时期秦国的假宦官。

嫪毐按照史记的记载,是一个阴茎相当巨大的人,按照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可以用阳具转动桐木车轮;而吕不韦便将嫪毐引见给秦王赵政的母亲赵姬,使其与赵姬私通;而且吕不韦也伪造了嫪毐已被去势的证明。之后嫪毐以太监身份入侍后宫,与太后*乐,最后终至秦太后怀孕。太后怕寡居而孕被人发觉,便假称占了一卦,宜徙宫以避时躲灾。秦太后征得赵政同意,带假太监嫪毐移迁至雍县居住,在雍县行宫生有二子,嫪毐也自称秦王“假父”。

嫪毐终日侍从秦太后,所得的赏赐异常丰厚,雍城的一应事情决于嫪毐。侍候嫪毐的僮仆有数千人之多,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宾客舍人也有千余。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为其封田。

始皇九年,即公元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是假太监,与太后私通,生有二子,并与太后密谋:“王即薨,以子为后。”赵政时年二十二岁,闻报大怒,即派人调查,果实,而且边及相国吕不韦。

嫪毐封为长信侯以后,又得河西太原郡为毐国。他恣意享受着宫室车马衣服苑囿,过着优裕的王侯生活,他怎么能突然失去?于是,嫪毐先发制人,趁着风和日丽的四月,赵政宿雍城蕲年宫行冠礼,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

赵政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两军战于咸阳。秦王下令:“凡有战功的均拜爵厚赏,宦官参战的也拜爵一级。”叛军数百人被杀死,嫪毐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

秦皇令谕全国:“生擒嫪毐者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者赐钱五十万。”嫪毐及其死党被一网打尽,秦皇车裂嫪毐,灭其三族。嫪毐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枭首,追随嫪毐的宾客舍人罪轻者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太后逐出咸阳,迁住城外的(艹贡)阳宫,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结果,有二十七个进谏大臣被残酷的处死,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

为什么历史上绝大多数独揽朝政的大臣不敢废掉皇帝?

称帝和独揽大权,虽说都手握大权,但实质意义无论如何都是不一样的。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没有做好舆论、势力等足够的准备,随便称帝,甚至废掉皇帝,这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存在了很久的国家,对于其民众的打击不一般。古代信奉皇帝即是上天之子,带天治民,国家的知识阶层,上层贵族,皇族,普通大众,对皇帝的依赖和信仰,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解释的清的。

所以,想要称帝,非寻常可以做到,一个不好就是前功尽弃,所以时机不成熟大多数独裁者都宁愿保持现状,比如曹操,司马昭。

如何才是时机成熟?个人认为两点很重要:1.培养了足够的声望,能够撼动帝王的地位;2.笼络了足够的势力,尤其是军队的效力。西汉末的王莽,南北朝时的北魏的宇文泰,都是时机成熟,忍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才敢动手。

要问时机不成熟动手,怎搞?好吧,知道陈友谅吧,杀了主子,还不是皇帝,都没人服他,尽管实力最强,还是败给了朱元璋。董卓杀少帝,天下讨之。道理就是这样了。

中国史上最厉害的十位将军?只要是中国历史的都算上去。

第一位:李靖

所属:大唐

大唐王朝第一名将

骑兵战天才

史载保持全胜的武将,更难得的还是许多战阵的对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平生多次轻骑奇袭,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逐吐谷浑,无往不利,开创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业,界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汉人帝国疆域,为大唐解决了最大的外患,为中原的长治久安持续繁荣奠定基础。可惜出场太晚,而且是官宦子弟,要不然演义评书里哪能到处都是秦二爷的戏份!

第二位:白起

所属:诸侯国秦

中国历史上破城最多的将军(120余座.才看完《墨攻》,看到那个青铜时代的攻城战,拔城120余座,有多少将士为他死在云梯上,城垣下…...更是深解一将功成万古!)。

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将军(这个变态对别国的打击政策就是让那个国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个年代动辄坑杀数万青壮兵士对计划生育有多大贡献啊,他杀掉了那个时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战斗力量。最恐怖的一次是活埋赵兵40万)。

在白起的时代跟秦王朝接壤简直是个噩梦!没事儿的时候就把韩魏揪出来打顿个鼻青脸肿;楚国迁都,屈原哀郢;赵国精子稀缺,从此失去战斗力成为残废。白起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恃武而骄,能正确分析国际形式!为保全不败名声,老板数次请他出战他都装病,但是做事精明,做人却很不聪明,老板做错事了,他嘲笑老板,终落得自刎下场。不知道死后他如何面对死在他屠刀下的200万战国亡魂!第三位:卫青

所属:大汉

骑兵战超级天才

卫青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告诉了我炎黄子孙,打游牧铁骑还是有可能完胜的!天朝国土的安宁不用再建立在天朝女人的背井离乡上。自卫大将军始,异族的王庭被中原天降神兵奇袭成为家常便饭,单于、可汗们的枕头再也放不安稳。汉武的荣光,中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朝代和第二辉煌的时代从此有了建立根基。第四位:冉闵

所属:冉魏

恐怖的灭胡令的颁布者。

五胡乱华时代的实际终结!

当东晋王朝正偏安于江南一隅时,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华夏疆域五胡肆虐,汉人过着奴隶不如的生活,冉帝蛰伏异族营内20余载!终于建立了可以让汉人活得象个人的冉魏政权。冉公虽一心要做晋臣却得不到东晋汉王朝的理解和支援,从此开始了带领1W汉人步卒对400余万胡人铁骑的反屠杀战争!如果没有冉帝和他的帝国,中国的国土面积至少将缩水一半,我们今天要看黄河可能要办N个出入境手续。河北或者叫XX伐克共和国,山西或者叫XXX斯坦......冉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对华夏民族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人们称冉帝霸王转世,带给他们希望。我觉得冉帝更胜霸王,冉帝死后,其朝中文武大臣悉数自杀殉国,20万受其保护的臣民在南渡东晋的时候也被胡军截杀怠尽。

 

第五位:成吉思汗

所属:蒙古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国家。

他的军队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军深入攻略四方。

成吉思汗一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普天之下,莫不敬铁木真威风。莱茵河畔,莫斯科城,印度洋旁,那个时代的世界上没有数千蒙古铁骑不能踏平的城池。全球大陆,都是蒙古战马的草原。

非要说天可汗的武功是弯弓射雕,那只能说是他独占那个时代的领空权。

第六位:项羽

所属:西楚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神的人。

猛将成才的代表(绝版)!

战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运筹帷幄,一种是神勇无匹,袁崇焕属于前者,西楚霸王属于后者。霸王以超人的武勇弥补了他智力缺陷,率8千江东子弟渡江,竞扫平华夏,演绎了冷兵器时代武力在战争中的极限统治力。一代名将韩信以5倍兵力围之,亦无胆与战。霸王四面楚歌之时,也得从容进退。若非将军刚毅,岂有刘氏汉室?天不杀将军,世间英雄谁敌手?第七位:袁崇焕

所属:大明

中国历史上最坚固的长城(可惜还是被敌人绕过了)。

在随着弓箭射程的不断提升和火器被用于战争,个体在战争中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袁公一类的善于调配战争资源的文将在战争中的作用得到凸现。袁公在国内政治腐败混乱不堪的时候,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冠绝一时的关宁铁骑。屹立边陲,外寇莫敢觊觎华夏寸土,为立志中兴却又刚愎多疑的崇祯争取了不少证明自己的时间。袁公在时,毙努尔哈赤,伤皇太极,即使死后,他的关宁铁骑也决定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关宁铁骑永远是八旗子弟未能突破的屏藩。吴三桂降清后,率领十万不到的关宁铁骑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战线最长的一次长征,从辽东杀到云南,一路势如破竹,可怜竟是手足相残!第八位:岳飞

所属:南宋

他的军队是第一只被冠以“X家军”称号的国家军队。

他的军队让阳痿的南宋终于挺了起来(虽然因为杀了岳而没有挺多久)。

南宋对金军的战斗一直被赋以“抗”字,岳飞只一战:八百破十万,就走出了"抗"的被动局面,接着展开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直捣黄龙。金军在节节败退的时候终于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无奈能耐太大,竟然能直破敌穴,一雪国耻,解救二帝,岳将军当然不知道解救二帝只是赵构的口号,军事天才多是政治白痴,终于打了个大大的政治败仗,赔了性命。呜呼,恐怕古将军最大的感慨都是:李世民几世得出一个啊?

第九位:郭子仪

所属:大唐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84岁始卸甲,为将60余年,常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江山得享数十年安宁.

若非郭子仪力挽狂澜,唐王朝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

当唐王被撵得鸡飞狗跳,东逃西窜的时候。郭将军正组织着唐军对全国3/4失地的收复。也只有伟大的王朝才配有这样伟大的军队,也只有伟大的王朝才可有这样伟大的将军。郭将军不爱杀人,不好屠城,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出奇制胜,兵不血刃。复国的速度一方面显示了唐王朝对人民的号召力,另一方面把至上的功勋送给了这位神奇的将军!纪念这位将军,更纪念这个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

最后: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粟裕创造的五大战争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NBA中张伯伦的介绍

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

早期生平

张伯伦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政治世家,他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长、内阁殖民大臣,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英国邮政总长、财政大臣、印度事务大臣、掌玺大臣、保守党领袖、外交大臣等。

张伯伦父亲的前妻只生下奥斯汀后即去世,张伯伦亲生母亲在他6岁时也去世,所以张伯伦从小非常内向,不愿意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后来他开始对植物学和鸟类感兴趣,他也热爱音乐和文学,以后在关键时刻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钓鱼。

大学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他是英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不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另一位是1846年至1852年担任首相的,爱丁堡大学毕业的约翰·罗素爵士)。

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

回国后他的事业到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开始从政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市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

1916年12月,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张伯伦去伦敦担任新政府的国民兵役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

张伯伦决定参加议会竞选,1918年被选为下议员,当时他49岁,虽然当时他的兄长已经是保守党领袖,但他拒绝参加劳合·乔治的政府,只是作为一名议员。

1922年,博纳·劳担任新首相,任命张伯伦担任邮政总长。

1923年,他被任命为卫生大臣。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

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大臣,在任期间,他成功的促使通过了21项法律。

1930年张伯伦担任了一年保守党领袖,但很快鲍德温卷土重来,占据保守党领袖位置达7年,丘吉尔辞职后,张伯伦成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

1931年,首相麦克唐纳解散工党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大臣。

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就可以宣布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

现在张伯伦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而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张伯伦采取了一种被称为“合理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任期

1936年爱德华八世因为非要和美国寡妇结婚而被迫退位,乔治六世继位,鲍德温决定退休,由张伯伦接替,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张伯伦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保守党人,他一直不喜欢用“保守主义”着个词,而经常宣称自己是“联合主义”。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张三位一体的英国国教圣公会,他是第一位正式承认不信仰国教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虽然领导一个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但在内阁组成中他从不考虑各党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观点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没有党派政治经验的人。

对内政策

张伯伦在国内政策中主张改革,1937年通过《工厂法》,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1938年通过《住房法》,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1937年通过《体育训练法》,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1938年通过《煤炭法》允许不同工业联合;1938年通过《带薪假日法》,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

当时由于大量国外廉价食品进口,英国国内许多土地荒芜,农民协会要求对进口食品采取保护性关税,张伯伦拒绝,引起许多农民不满。

张伯伦还建议成立奶制品垄断区,让奶制品企业控制价格,政府逐渐取消对牛奶、黄油、奶酪的补贴,但没有被通过。他的政府还曾经主张更为激进的改革,包括废除鞭刑;改革审判体系;将义务教育体系延长到15岁;建立医疗保险和家庭补贴等,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政府变更而没有成功。

对外政策

张伯伦在位时,爱尔兰希望独立,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只承认英王为最高元首,其他完全独立。英国政府承认这种改变,只是公开宣称爱尔兰英联邦成员的地位没有改变。张伯伦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局势,希望一旦发生战争,爱尔兰不会加入到和英国敌对的一方,因此作出许多让步。爱尔兰希望在北爱尔兰问题上,英国保持中立,但北爱尔兰选举出自己的议会,强烈反对加入爱尔兰,因此爱尔兰没有能够统一。但是爱尔兰和英国在二战中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张伯伦和爱尔兰第一任总统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当时英爱达成的协议中,爱尔兰收回了英国控制的三个港口,但赔付英国一千万英镑。这个协议招致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尤其是来自丘吉尔,但保守党多数没有支持丘吉尔,后来的评论认为这个协议为在战时爱尔兰支持英国铺平了道路。

张伯伦政府最受争议的政策是1939年发布的关于巴勒斯坦殖民地的白皮书,由于英国政府1917年的政策,允许犹太人以购买巴勒斯坦土地方式回归,但白皮书宣称已经有450,000犹太人定居到巴勒斯坦,今后要控制这种趋势,以限制购买土地的方式控制今后五年内只允许 75,000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这个白皮书引起轩然大波,许多议员甚至内阁成员反对这项政策。战争发生后这项政策没有能够通过执行。

绥靖政策

张伯伦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极端希望以任何代价在欧洲维持和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避免战争。张伯伦是受传统欧洲政治体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对手都承认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思路与时代不合,因此他不顾自己内部的反对,尤其来自丘吉尔的反对,力图和希特勒达成和平,他自己称之为执行一个“绥靖政策”。

第一次危机是纳粹德国暗杀奥地利总统,吞并奥地利,张伯伦政府认为这是一件无法挽回的事件,为此保持沉默。第二次当德国进攻捷克苏台德区,宣称保护当地的德裔居民。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一起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协定,允许德国对苏台德区的占领,几乎答应了希特勒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发动新的战争。回国后,在机场张伯伦就挥舞着协定宣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

1939年3月,希特勒的军队入侵整个捷克,张伯伦感到被欺骗,断然放弃绥靖政策。宣称如果纳粹进攻波兰,英国将给予武装支援。

对于无视纳粹德国的崛起,从鲍德温政府应该承担许多责任,但历史上张伯伦是最受谴责的,实际上当时他的和平观念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他倍受谴责主要也因为他个人的顽固、不接受不同意见的特性,他解除所有不同意他对外政策的内阁成员职务。他认为自己作为英国领导的责任就是维持欧洲的和平,他觉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对待德国,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一厢情愿地以为作为领导的人必然会讲道理,所以希特勒也应该是一位讲道理的人。不过没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国当时不实行绥靖政策,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当时法国不愿意发动战争,苏联和德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美国保持其中立主义,英国在欧洲主要列强中当时实际上没有同盟者。

张伯伦在战争爆发前有一个绰号:“我爱柏林先生”,他的宣战被称为“电话战争”,因为一直维持到希特勒进攻荷兰时英国才真正进入战争。但在此期间他下令加速英国重整军备计划,健全了雷达防御系统和空军的更新,这一切对于后来的英国保卫战还是起了关键性作用。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但张伯伦政府并没有立即宣战,因为法国只有防御没有进攻的意图,张伯伦只是宣称如果德国在两天内撤出波兰,英国将协助他们举行谈判,他受到议会的极大压力,保守党议员领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战,政府将会垮台,在取得法国同意和英国步调一致的允诺后,直到9月3日,英国才正式宣战。

宣战后张伯伦重新改组政府,邀请丘吉尔入阁担任海军大臣。

战争开始的头八个月被称为“电话战争”,因为没有任何交战行动,这期间主要冲突发生在海上,丘吉尔的作用开始显露出。苏联入侵波兰和芬兰,引起要求对苏联宣战的呼声,但张伯伦认为只有对德国的战争结束才有可能,所以英国始终没有对苏联作出任何表示。

1940年4月,德国入侵挪威,联军前往帮助挪威,但失败了,不得不撤回。

5月7日挪威陷落,一位议员在议会发言引用了克伦威尔解散议会时的宣言:“你们在这里坐的时间太长了,没有干出任何好事,走吧,让我们以上帝的名义告诉你们,滚!”

第二天投票时有40位原来支持政府的议员投了反对票,虽然政府最终赢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张伯伦很清楚自己也该下台了,他希望自己下台后能组成一个保守党政府,但议会强烈要求仍然组成联合政府。当时有两个可能的人选:丘吉尔和哈利法克斯伯爵,但哈利法克斯伯爵认为自己作为上院议员领导政府不合适。张伯伦想要求工党组成联合政府,询问工党是否同意,问题是:工党是否同意参加由他自己领导的政府?如果不同意,是否同意参加由其他人领导的政府?工党领导答应第二天给予答复。

第二天,德国入侵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工党答复说同意参加联合政府,但不同意由张伯伦领导。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向国王递交辞呈,正式推荐丘吉尔继任。

晚年

张伯伦辞去首相职务后,仍然是保守党领袖。虽然工党和自由党怂恿丘吉尔从政府中开除张伯伦,但他为了团结张伯伦的支持者,仍然想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受到工党和自由党的反对,最后任命他为枢密院院长。

张伯伦继续忠实地执行自己的工作,并为政府提供许多有益的咨询。1940年,德国提出和英国议和的条件,几乎引起政府的分裂,丘吉尔成功地说服张伯伦和他站在一起,反对议和。

张伯伦仍然受到保守党议员的拥护,丘吉尔只受到工党和自由党议员的拥护,张伯伦怕这种现象会削弱政府,在各种场合鼓励保守党议员支持丘吉尔。

但媒体一直不希望张伯伦继续在政府任职,攻击张伯伦,张伯伦希望丘吉尔能压制媒体的攻击,他一直认为丘吉尔只是一个战时临时政府,希望战后他可以重新回来掌权。但7月份,他患上胃癌,作了手术。9月份,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继续工作,9月30日他辞去政府和保守党领袖职务,回汉普郡养病,但经过国王和丘吉尔的特批,国家各种文件仍然送他阅批,使他能了解国家的局势。11月9日,他在汉普郡去世,享年71岁。

1941年4月15日张伯伦的房产以84,013英镑的价格买掉。

影响

张伯伦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政治家,大量文献叙述了他的欧洲政策,他成为二战时期的重要人物。

大量著作批评他的慕尼黑协定是鼓励纳粹,说他是一个“罪人”,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认为只有自己是保守党的主战派,张伯伦违背了保守党的一贯政策。

但是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政策是合理的,张伯伦的政策是保守党政策的合理延续。

张伯伦的失败的外交政策掩盖了他的成功的国内政策,社会历史学家认为他的政策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今天关于“史上最强大臣阵容搭配”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